为进一步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持续提升湖里改革热度,近期,湖里区委改革办、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联合厦门网对“湖里区2024年度改革创新案例”进行宣传展示,促进湖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湖里高质量发展。
五缘湾是厦门岛上集水景、植被、湿地、海湾等珍贵资源于一身的宝地。近年来,湖里区坚持保护与开发一体、监管与效益并重、政府与市场协同,聚焦破解权属分散、监管多头、同质竞争等问题,深入推进五缘湾涉海资源利用管理服务机制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多级协同管理服务体制为引领,以市场化运作机制、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机制、联合监管执法机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为支撑的“1+4”工作框架,推动片区局部突破、整体提升、协同治理、资源共享,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滨海活力带,交出了一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反哺人民的答卷。
创新多级协同管理服务机制
善弈者谋定而后动。湖里区加强协同谋划,牵头中央驻厦机构、市直有关部门等8个单位联合印发《五缘湾涉海资源利用管理服务机制体制创新的若干意见》,为五缘湾涉海机制创新举旗定向,并成立由湖里区政府牵头,市、区两级监管部门以及平台公司、企业协会参加的综合管理委员会,加强统筹规划,设立工作协调小组,推动落实综合管理委员会议定事项。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作合力。
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
在综合管理委员会及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去年10月,厦门五缘湾文体旅发展有限公司、五缘湾文体旅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正式开启五缘湾涉海资源管理利用新篇章。此外,五缘湾还实施企业入驻、产品投放评选制度,严把产品质量,规范市场开发,目前片区拥有19家涉海经营旅游企业,已形成沙滩露营休闲、木栈道休闲、便民服务、游艇港休闲运动等多元化业态模式,并探索推行帆船游艇经营“八统一”标准化管理模式,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促进合作共赢和持续性发展。
创新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机制
湖里区强化规划统筹,把五缘湾纳入了《厦门金砖数字街区实施规划(2024-2029年)》范围,编制五缘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依托片区独特的海湾资源和高端酒店群,开发亲海、露营、迷宫乐园等主题特色休闲度假产品,OFF WORK营地、悠见坞自开业来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
千帆纵横、百桨如梭。2023年以来,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全国尾波(冲浪)锦标赛等近200场活动赛事在这里举办,五缘湾帆船游艇项目体验近200万人次,五缘湾游艇港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游艇港之一。
创新联合监管执法机制
湖里区通过出台加强涉海休闲旅游船舶及海上体育运动器材管理的若干措施、涉海休闲旅游船舶及海上体育运动器材管理工作指南等,推动海事、海警、水路运输、公安海防等涉海执法单位建立联管联检机制,强化联合行动执法,进一步规范五缘湾水域帆船游艇海上活动。同时建立日常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日常巡查执法,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涉海安全教育,提升行业自律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针对防汛防台、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等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维护海上运动安全,有效破解“海上监管不足”问题,确保五缘湾涉海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有序。
创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湖里区坚持先保护、后开发,全面推进美丽海湾建设,退地还海面积约100公顷,打造了总面积85公顷、全市最大的湿地公园,设立了厦门岛内首个市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集湿地、海湾、珍稀动植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的亲海休闲生态空间。为强化整治提升,湖里区开发智慧海上环卫系统,持续推进内湾清淤、外湾清礁疏浚和水环境治理,拆除非法占用海域设施,生态修复受损海岸线,构筑了8公里长的环湾护岸,平均水深增加约5.5米,海域纳潮量增加约500万立方米,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同时引入帆船游艇、医疗养老健康、温泉度假养生和体育运动休闲等产业,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到全面提升,形成“山海相融、城海相依”格局。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和全国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