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陆晓凤(左二)、叶舒扬(左一)与特区建设者探访神山。(记者 何炳进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张小燕 陆晓凤 叶舒扬)神山,充满神奇色彩。70年前,人民解放军从这里率先登陆,解放厦门岛的第一面红旗就插在神山;40年前,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鹭岛,厦门经济特区交通路网、港口建设的序幕也从这里开启。因此,湖里区政协特邀研究员黄国富以及厦门经济特区老建设者——三航局六处的老职工杨进贵和杨亚狮成了我们此次寻访的新向导。
殿前,北西南略高,东边和中间较低。因此,老湖里人说它的形状近似圆形如“枷箩”,也就是簸箕,很是聚财。
再次寻访,我们登上了湖里殿前街道高殿片区神山的山顶。从这里远眺,一片繁华展现在眼前——西北方向,是繁忙的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正北方向,是杏林大桥川流不息的车流;向四周望去,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商务楼宇……
“一片滩涂上崛起的‘聚宝盆’!”人们曾经这样形容神山脚下的象屿保税区,也就是现在的厦门自贸片区象屿片区,还真是形象啊!
神山,如她的名字一般,充满神奇色彩。70年前,人民解放军从这里率先登陆,解放厦门岛的第一面红旗就插在神山;40年前,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鹭岛,厦门经济特区交通路网、港口建设的序幕也从这里开启。因此,湖里区政协特邀研究员黄国富以及厦门经济特区老建设者——三航局六处的老职工杨进贵和杨亚狮成了我们此次寻访的新向导。
“山越来越矮,码头越来越多,厦门岛的面积也越来越大。”湖里区政协特邀研究员黄国富给我们看了一张老照片。他告诉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厦门湾西部建起了高集海堤,为了开采石料,神山被削去山顶,“你们看,现在西北方向的物流园,原本是旗山水库,而在更早之前是一片滩涂。”
“上世纪七十年代,高殿大队在神山和埔仔之间筑堤建成旗山水库。”他拿出的一张2003年的卫星云图上,殿前北侧的旗山水库跃然纸上。事实上,旗山水库的变化,只是特区建设的其中一个缩影。随着一座座沿海而建的码头拔地而起,“高殿”不再平凡。从此,这里连接着海洋,连接着世界。
徒手搬起一块块石头,施工人员汗流浃背,穿梭于工地之中……杨进贵也收藏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特区建设者,在码头施工的画面。他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序幕徐徐拉开,大批外乡人跟随着大部队来到厦门,积极投身厦门特区建设。曾经解放厦门的战场,变成了特区建设的热土,神山脚下的东渡码头、厦门大桥等重要基础设施,就是他们建设的。忙碌的铲车、震天的打桩声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火热记忆。
“尽管那个年代施工环境艰苦,但大家的建设热情却十分高涨。”杨进贵告诉记者,建造码头时,他们每天都在与潮水抢时间。涨潮退潮间隔12小时,要在这12小时之内赶工,因此时常顾不上吃饭。“大家都不觉得苦,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赶紧把码头建起来。”他说。
码头,带动了高殿片区的经济发展。“眼前的这条路,就是我们建造的,当时就是从这里,把材料运送到码头,用于建设。”中交三航局六处、厦门特区建设者杨亚狮,今年已经74岁了。他不仅参与了特区的建设,更在这里落地生根,安家于此。
走下神山,在殿前四路驻足,杨亚狮感慨万千。他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殿前通往市中心,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车,车程需要2个小时,一路尘土飞扬。而如今,地铁修到了家门口,乘坐地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市中心。“定居于新加坡的哥哥,两年前回殿前时都感叹,厦门城市发展不输给新加坡啊。”杨亚狮说。
从旧影像中挖掘历史,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者的讲述中找寻不为人知的故事。下一次寻访中,我们将为您讲述高殿片区改革开放火热岁月更多动人故事,欢迎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其中,并且提供宝贵线索。
【看城迹】
高殿片区
70年前,人民解放军从这里率先登陆,解放厦门岛的第一面红旗就插在高殿片区神山;上世纪五十年代,厦门湾西部建起了高集海堤;上世纪七十年代,高殿大队在神山和埔仔之间筑堤建成旗山水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序幕徐徐拉开,大批外乡人跟随着大部队来到厦门,积极投身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曾经解放厦门的战场,变成了特区建设的热土,神山脚下的东渡码头、厦门大桥等重要基础设施陆续建成。
【声音】
湖里区政协特邀研究员黄国富:
高殿片区见证厦门发展
高殿片区,70年间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地理地貌。而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与她的地理地貌离不开关系——她有着广阔的海岸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改革开放后,海岸线不断往外拓宽,并在这里建起了码头、渔船避风港、水产交易中心……
港口建立后,这里涌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以及人潮,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选择在这里挥洒青春,为理想而奋斗。便捷交通以及人潮,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商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工业园在这里落地,推动着厦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