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后的宫庙。
新宫庙昨开门迎客,现场比过年还热闹。图为钟宅居民携家带口逛庙宇看大戏。(本报记者 庄筱婧 摄)
新宫庙昨开门迎客,现场比过年还热闹。图为钟宅居民携家带口逛庙宇看大戏。(本报记者 庄筱婧 摄)
钟宅安置房建设巧妙将畲族元素融入其中,图为钟宅北苑一期安置房。(建发城投 供图)
钟宅片区指挥部举办文化节活动,图为居民身着畲族服装走秀。(建发城投 供图)
文/记者 庄筱婧 陆晓凤
图/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
一台接一台的歌仔戏,一场又一场的舞龙舞狮,看不够的非遗表演,吃不完的闽南美食,还有望不到头的人海……昨日,钟宅人期盼已久的新宫庙,终于开门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站在钟宅新宫庙望去,6栋独具闽南特色的建筑立在眼前,独特的双翘燕尾脊上,彩画、泥塑、镶瓷、金漆在阳光下更加炫目。
不久前,钟宅老人协会会长钟进福忙上忙下,张罗着宫庙“开门”的大小事,额头上都是汗珠。从新宫庙开建以来,他几乎天天来这里。乡亲们劝他,年纪大了别到工地里“吃灰尘”,他偏不听。“终于建成了!宫庙建得不负大家的期望,我终于能给钟宅居民一个交代了。”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昨日,钟宅的新宫庙正式完工开放。有别于大拆大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钟宅留下了百年古厝,重建了宫庙,规划了畲族文化产业园,保护了历史文脉,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让文化遗存绽放时代新韵,让城市容貌焕发时代光彩。600多岁的钟宅,活出新滋味。
寻根
深入畲族聚集区 挖掘文化体验风俗
闽南地区有句俗语,“探大钱,起大厝”——“厝”是房屋的意思,“大厝”就是大号的房屋、豪宅。
钟宅人有很浓厚的乡土情结,对他们来说,赚了钱以后必须回家盖房,盖的不只是自己的居所,也包括了神明和祖先的“居所”,也就是宫庙、宗祠。
他们把修葺宫庙、宗祠当成发家致富后的首要任务。“这是一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表现,也是祖祖辈辈遵守的一种默契。”老人协会会长钟进福说。
“旧村改造既要改也要留下记忆、留下乡愁。”钟宅片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2016年启动钟宅社旧村整村改造时,政府与百姓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为岛内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社区,它所面临现实情况却和其他百年古村落不大一样——由于钟宅畲族所处区域周围为汉族聚集地,经历了六百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交流融合,钟宅畲族不少传统习俗逐渐消失。
“钟宅的畲族文化传承很不容易,我们的文化有特色,值得保护和传承,大家都盼望借改造的机会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钟进福的一句感慨,给指挥部很大的启发——如何找回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根,那就从“寻根”开始,到畲族的聚集区去!
“从2016年到2020年,我们和居民代表一起深入浙江景宁、江西鹰潭、福建福鼎和晋江五店市等地考察,看到了传统建筑的雕梁画栋,体验了民俗风情,畲族传统文化的瑰丽图景也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钟宅畲族社区改造项目实施单位——建发房产旗下全资子公司建发城投相关负责人说,“此外,我们还特别请了知名导演,帮钟宅拍了两个纪录片《吃祖墓》《送王船》,帮他们更好地挖掘、记录当地文化,便于后续更好地传承。”
比如,“凤凰”是畲族重要的文化图腾。建发就从畲族传统服装“凤凰装”里提取了寓意“天长地久”的折线图案,运用到安置房主题花苑的设计中。仔细留意,代表“太阳”“清风”的畲族图腾也都巧妙地运用到门楼格栅、立面的设计中。“我们尽可能将传统民族元素自然地呈现在现代居住环境中,利用别致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安置房代建方建发建管负责人说。
活化
采用原材料原工艺 改造修缮迁建古厝
沿着钟宅一路寻去,一栋穿越百年的番仔楼呈现在眼前——窗框外有凸砖装饰图案,二楼围栏饰有宝瓶。室内既铺有西式花纹瓷砖,又有中国式书画,既有白石红墙、天井回廊,又有廊柱、水泥花砖、花玻璃、骑楼,彰显出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
“番仔楼是侨建筑中一类特别的存在。”建发城投建筑设计负责人介绍,它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中西融合的风格,还在于其取材不同、各具特色的多样性。“钟宅之所以有番仔楼,是因为不少钟宅人下南洋后回钟宅建楼。”
古厝,也是乡愁记忆的“锚点”。据村民说,多年前从台湾来了一位钟先生,凭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个地址“同安县二十四都钟宅保”,历经周折,从同安的钟宅找到岛内的钟宅村,圆了几代人寻根的梦。
这些百年老建筑都是钟宅民俗文化的瑰宝,如何在改造、修缮和迁建中让它们延续生命、焕发生机?
“在多轮专家审查论证下,我们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拆除和修缮,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流程和严格标准。”指挥部建设施工负责人介绍,“老建筑的每一块砖瓦我们都设有编号,新建后的古厝按照编号进行建设,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物件。”
修缮前每处古建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探和测量,并拍摄了其原有风貌的照片和视频,为后期的修复和验收提供资料支撑。“修缮工作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真实性、完整性、可逆性、可识别性及保护文化传统原则,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原形制,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做到修旧如旧。”
如今,钟景成宅的迁移修建保护工作已基本完成,与新建宫庙形成文化民俗组团,最大限度发挥文物价值。后续钟宅其他文物如钟福寿宅平移保护工作、钟金练宅迁建保护工作等还将持续开展,未来还将活化利用,最大化地留住钟宅文化的“根”与“魂”。
传承
新宫庙开门好戏不断 传统民俗年轻化“出圈”
今年清明节,和往年不同的是,钟宅的所有居民在同一处祭祖,分外热闹,而这得益于钟宅的旧村改造。
每到清明,钟宅人有独特的祭祖方式——“吃祖墓”。各房后人到祖墓前祭拜,然后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吃午饭,比过春节还热闹。钟宅居民钟神枝说,“此前‘吃祖墓’时,由于各房祖墓分散在钟宅四个角落,因此大家只能分别祭拜,更别说主墓远在山上,子孙祭拜需要东奔西走、十分不便。现在,祖墓集中在钟宅的鹤息园,全村人都到这里祭拜,还能一起吃顿饭,有了更多联络感情的机会。”
事实上,旧村改造后,钟进福就坦言,他们比以前更需要这样的机会——年轻一代有机会聚在一起,增进感情,增强对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乡愁记忆才能更好延续下去。
昨日,等待了两年多的新宫庙,终于开门迎接香客,钟宅族人祭拜的神明也“返迁”了。曾经从旧宫庙请出来的神明,如今有了新的“住所”——重建的宫庙,白壁朱瓦、重檐如画,彩画、泥塑、镶瓷、金漆更显气派庄重。
对钟宅人来说,重建宫庙,兹事体大。钟进福说,建宫庙,村集体虽然出“大头”,但还有七八十位族人自愿募捐,这两年就筹集了四十多万元。六座宫庙聚在一起,意味着人流如织,香火也会烧得更旺。与宫庙相连的,还有戏台,接下来,这里将好戏不断,每天从白天热闹到晚上,是钟宅“流动的盛宴”。
“越来越多人看到并参与我们畲族的传统文化,这才是真正的传承和延续。”居民钟神枝说。“今年11月,钟宅还将举办四年一度的‘送王船’”。
“送王船”是闽南地区古老的民间习俗,根据湖里区志描述,这项活动可追溯到明代中晚期,钟宅“送王船”一般在农历十月,但准备工作从四月就开始了。据钟进福介绍,本届王船预计长为9.6米、宽为2.26米,王船船首狮头、船尾座龙、两侧凤凰皆以木雕的形式呈现,其中旗杆、十二生肖、水手,以36官将作为装饰,而最为特别的是,今年钟宅的送王船将从新宫庙广场出发,绕着一处又一处已经建设完工的新钟宅巡礼。
眼前的王船风帆,耳边的悠悠南音,手里的乌米饭……这些不变的记忆,让钟宅人不论离开多远、多久,都知道,这一刻他们回家了。
记者手记
向下扎根 向上开花
在祖辈的宫庙焚香祭拜,与久别的亲人重新聚首……如今,走进钟宅民俗文化园,推开钟宅宫庙的大门,乡愁变得可观可感。
百年古厝的一砖一瓦,历经保护修旧如旧,迸发出蓬勃生机;“送王船”“吃祖墓”等传统民俗活动保留下来了,人气越来越旺……当记者在钟宅追溯着历史留下的标记,曾经钟宅的古村落如今依旧栩栩如生。
在湖里区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可以窥见政府对于历史文脉的保护和重视。无论是文物的保护,还是文化的传承,钟宅片区指挥部秉承“用户思维”和“有解思维”,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比如,带村民到畲族聚集区找回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根,与居民共同创作畲族风情歌曲MV……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城市更新的进程更加“暖心”“精准”。
城市更新并非简单的建筑拆与建、空间调与换,还包括持续激发城市生命力和创新力。禾山街道片区征迁工作指挥部对于钟宅片区的保护既包括了有形的建筑、街巷街区,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举办“送王船”“吃祖墓”等民俗活动,厚植文化“底子”,传承好文化根脉。
村落,向上生长;文化,向下扎根,向上开花。城市更新给“旧村落”带来“新生活”,促进村落蝶变,注入新动能。同时,传承历史文脉这张答卷还在继续。
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后,如何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钟宅人还在不断思考并付诸实践。接下来,他们或许会以钟宅文化遗产为支点,打造文旅IP,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精准、更为有效,也让钟宅畲族文化越走越远。
名片
钟宅
与其他旧村改造最大不同的是,这片土地,是厦门本岛发源地之一,也是岛内唯一的畲族聚居点,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600多年前,钟宅畲族开基祖钟伴儒从龙海到钟宅,生了五个儿子,依次为钟维节、钟维亮、钟维清、钟维明、钟维月,人称“钟宅五房”。今天的钟宅,就是从这五房繁衍而来,已有五六千人。
2018年,钟宅畲族社区改造项目启动,如何在保护中更新,在传承中发展,成为钟宅畲族社区改造项目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