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 正文

吕厝社区"闽南角" 让闽南方言和文化成为社区共同记忆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于: 2022-11-07 11:23

小朋友们在“好厝边”闽南角学习闽南话。(吕厝社区 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 通讯员 苏舒婷)“天黑黑,要落雨……”清脆的掷骰子声,响亮的叫好声,和童声闽南歌谣交织回响。40多岁的兼职老师郑志祥将骰子一掷,掀起一波小高潮。在湖里区江头街道吕厝社区,有这样一个“闽南角”,经常举办闽南话课堂、民俗活动,编织着人们共同的乡愁。2016年以来,湖里区江头街道吕厝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持续打造“好厝边”闽南角传承阵地,增强居民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去年,该项目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让闽南话“回归”年轻一代

  一些厦门长大的孩子不会讲闽南话,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感受。让闽南话“回归”年轻一代,是郑志祥的心愿。2016年夏天,首场“好厝边”闽南文化角活动在江头公园举行,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谣”福建代表性传承人周长楫开讲。

  “我至今还记得周老师利用大量生动的历史故事做例子,解读方言中的掌故。”郑志祥说,“当天太阳很大,但还是有100多位居民赶到现场。”

  其实,不少孩子也想学好闽南话。江头第三小学三年级学生郑诗涵就有个心愿——学会闽南话,和住在龙海的奶奶“无障碍”聊天。原来,诗涵阿嬷只会说闽南话,祖孙视频聊天时还需要爸爸或者爷爷在旁边“翻译”。无独有偶,在吕厝长大的翁羽含同学,也很希望学闽南话,更方便跟邻居交流。

  这个暑假,诗涵和羽含的心愿都得到满足——每周一节的闽南话课上,她们练习了日常词汇和对话,还在游戏和表演里学会多首闽南童谣。

  学闽南话,唱闽南歌,在方言里感受这片土地的文脉。“闽南角”创办以来,建立社区闽南文化人才库,开展闽南方言与非遗传习活动,增强了居民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除邀请闽南文化大师来吕厝,还邀请江头第三小学、江头幼儿园和闽南文化志愿者充实社区闽南文化人才库,合力让‘闽南角’项目更扎实更长久。”吕厝社区党委书记陈财根说。

  让乡情更浓

  慢慢地,“闽南角”也成了家长们的“社团”。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家长在教室外聊天,一来二去增加了不少互动。诗涵妈妈深有感触地说:“在‘闽南角’,我们几个家长也跟着一起学童谣,慢慢熟络起来,还会相约一起参加亲子活动。”

  在这里收获幸福感的,还有53岁的湖北人邬大姐。她来厦门快30年了,最近退休生活多了一项爱好,就是参加“闽南角”。“20世纪90年代刚来厦门工作时,我就很想学闽南话,还专门买了磁带,就是一直没学会。”邬大姐发现,“闽南角”的课堂非常有趣——跟着同班的大小朋友们一起学唱闽南歌谣,一起上台表演。邬大姐还约了一名以前的同事一起报名,两个人一起上课、对话,学起来更有效果。

  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阵地,吕厝社区盘活服务资源,还建起“好厝边活动坊”,组织开展四点半课堂、共享书吧和邻里爱心夜市等文化活动,构筑起居民团结互助、和谐共融的邻里关系。

  让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顺畅,江头街道每年还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志愿者等达6万余人次。在潜移默化中,新思想、新风尚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厦门网版权所有